智元、宇树获1.2亿元大单:谁是人形机器人的买家?
2025年3月1日,单人的买浙江宁波前湾新区,形机数十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实训。器人视觉中国/图
2025年7月12日,智元中国移动杭州公司发布的宇树元一项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引发关注: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金额超过1.2亿元。获亿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单人的买这可能是形机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接到的最大一笔订单。
根据此前该项目的器人比选公告,本次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智元预算为7800万元,宇树元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获亿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方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笔订单里的人形机器人将进入中国移动的营业厅当导购。智元机器人刚“曲线”进入资本市场,与创始团队联合收购了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的六成股份。
同日,据蓝鲸新闻报道,奇瑞与AiMOGA团队联合研发的墨甲机器人将于9月底在国内正式发布,不仅会卖给经销商,也会卖给个人。
与此同时,具身智能行业融资在7月也达到高峰,大小企业纷纷宣布了消息。
7月7日,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客户包括麻省理工、斯坦福、字节跳动机器人实验室、海尔智家和联想等。次日,杭州云深处完成近5亿元融资,云深处的机器狗已应用于电网电站巡检等项目。
7月9日,杭州星海图公司完成A4及A5轮战略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第二天,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亦宣布完成数亿元融资。
人形机器人已经有哪些应用领域?商业化跑通了吗?
先进工厂
工业场景中,汽车总装产线正成为人形机器人早期落地的必争之地。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这与中国汽车制造的飞速发展与数字化在工厂中的应用广泛有关。
优必选是中国最早成立且最早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企业之一,2023年赴港上市,有“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之称。
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冷晓琨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最初反对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很多工厂里已经完全自动化了,有AGV(自动导向搬运车)、机械臂、自动化设备,加上人形机器人效率和成本受限,没法大规模应用。”
2024年上半年,冷晓琨在走遍几乎所有车厂后,改变了看法。
他发现,有大量非标准化场景需要人形机器人来解决。比如总装线检测等工作,“AGV、机器狗、机械臂就解决不了”。再比如,像箱子搬运、物料分拣,很多也是柔性生产,“只能是人来干这些枯燥的工作,但这些岗位很难招到人,
(责任编辑:热点)
-
玻璃是目前使用较广泛、应用范围较广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能够应用于建筑、日用、艺术、仪表等领域,种类十分丰富。除了常用的钢化玻璃、印花玻璃以外,还有光学玻璃、调光玻璃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类型。本篇文 ...[详细]
-
郑州公墓周边严查公车私用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布时间:2018-08-29 16:36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即日起,郑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全市22个经营性公墓开展暗访检查 ...[详细]
-
据悉,快时尚品牌优衣库在英国市场的拓展步伐再度提速,一系列战略布局和合作举措引发了时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优衣库计划在英国利物浦、伯明翰和格拉斯哥开设三家新店,这一消息无疑为英国时尚零售市场注入了新 ...[详细]
-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时下,当大部分酿酒师都在为如何控制酒精度和果酱味而挠头的时候,来自中国海岸品丽珠所呈现的轻盈感、矿物感为红葡萄酒世界吹来一股清 ...[详细]
-
“撞脸”大牌、降价吆喝 杂牌山寨机直播间骗老人 编辑:汤晓雪 来源: ...[详细]
-
东南网6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厦门市民卡社会保障卡)启动试行发卡已经有段时间了,不少市民陆续拿到新卡了。有市民提出疑问,市民卡的e通卡功能该如何使用呢?昨日,厦门市人社局对此进行了解读。据介 ...[详细]
-
發生股災時,要求投資人保持平常心可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股市暴跌時並不適合頻繁進出,甚至恐慌賣出所有股票。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Tumi途明在北京王府中环店盛大举办50周年庆典暨2025春季新品预览活动,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盛宴,向秘鲁自然与文化遗产深情致敬。此次活动是对品牌辉煌历史的回顾,对未来旅行时尚趋势的一次大胆展望。活 ...[详细]
-
清新区山塘镇1900亩冬种马铃薯绽放丰收“薯”光_南方+_南方plus连日来,走进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恒平村海德农业科技清远市)有限公司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只见一台台马铃薯收获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将深埋 ...[详细]
-
無關川普,3%國防預算讓台灣「轉大人」 兩個時間點看成效|天下雜誌
台灣有沒有決心建立國防?這是川普上任後的質疑點。台灣國防預算佔GDP長年約2%,美國要求拉至3%,被認為是收「保護費」。其實,更應該視為台灣轉大人的「成家費」。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 ...[详细]